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平坝风电场三期工程(马关八寨片区)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来源:滇东新能源事业部
作者:段正田/文 陈尚操、资道勇/图
日期:2023-12-27

百米巨物直抵苍穹,风机叶片傲视群山。12月26日,大唐云南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平坝风电场三期工程(马关八寨片区)首批机组并网发电,赢得文山州马关县风力发电“头彩”。

12.jpg

据悉,大唐云南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平坝风电场三期工程(马关八寨片区)项目是云南省2020年“8+3”规划的新能源项目之一,2022年、2023年均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重大项目清单,是马关县的第一个风电项目。该项目位于云南省马关县八寨镇和大栗树乡,所处位置海拔在1800m~2210m之间,总机位数16台,装机总容量100MW,配套新建110kV升压站1座、110kV联络线1条。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提供绿色电能2.16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6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06万吨。

多措并举,脚步踏平前期坎坷大道

马关县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南部边缘,石灰岩山地与峡谷相间,项目区域内无连续山脊,一座座孤耸的山峰,有意挑战大唐“追风人”的决心。作为马关县首个风电项目,坚毅的大唐人甘为“拓荒者”,不做“乘凉人”,为这座边境县城开辟绿电新“风”景舍我其谁。

前期微观选址,一个望远镜、一张地形图、一个小本子,登险峰、跨沟壑,一路披荆斩棘,地毯式排查敏感因素,做深做实做细项目勘察。荆棘丛生的灌木丛在“捕风人”身上留下累累伤痕,险峻的山径由不得他们驻足停歇,一遍遍不畏艰险地登岩过沟,只为精益求精确定最优方案,打造绿色低碳、数字智慧精品示范项目。

3.jpg

肩上扛起的是对风电的执着,对边疆人民的责任和承诺。面对日趋严格的林地、土地政策,该事业部始终坚持严守资源红线、坚守政策底线、缩短时间主线“三条线”,依法合规推进项目建设,加快项目立项核准及前期十几项专题办理,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建设。该事业部协调配备专人蹲点驻守,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审批流程,办公室、政府部门、现场“三点一线”一盯到底。针对报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查立改,争分夺秒缩短项目林地、土地审批时间,通过吃透、吃准相关政策,不断优化项目选址、建设方案,引领项目前期和开工建设跑出“加速度”。

凝心聚力,汗水铸就绿电建设链条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面对设计方案调整、作业现场点多面广、征租地工作烦琐、设备供货紧张、大件运输困难、吊装风险较大等诸多难题,该项目坚持“两不超、三个零、五严禁、八严格”为导向,以建设平安、廉洁、精品、示范的“四优”工程为目标,按照时间节点精细化倒排工期计划,确保任务到天、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6.jpg

党建走在前,攻坚有力量。该事业部深度融合“党建引领+项目发展”共建模式,聚焦“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项目”建立良性循环。极端天气里,攻坚小组栉风而上、沐雨而进、拨雾前行,全员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精神,“三专”跟进,对大件运输道路电力迁改缓慢、设备延期供货等导致工期滞后、主机及传动链空中分体式组装和单叶片吊装次数多等诸多不利因素破题攻关,不等不靠、主动沟通政府职能部门,“日碰头、日总结、日分析、日调度”常态化协调,灵活统筹物资保供、大件运输协调、吊装技术措施、升压站安装调试、安全风险管控等各环节,无缝衔接风机运输、吊装、调试、验收各阶段,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科技智慧手段,狠抓大件设备运输、风机吊装、集电线路组塔架线、高边坡、深基坑施工等高风险作业现场安全质量管控,生产准备人员同步开展并网手续办理、升压站设备安装调试及带电前各项试验,协调参建各方加大资源投入,确保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并驾齐驱”。

笃行担当,在项目富民中写好大唐故事

该事业部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坚持“一手抓项目、一手托责任”原则,坚决不做地方经济发展的“插兜看客”。马关八寨风电项目依法合规改扩建大件运输道路、维修改造乡村道路,助力解决村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两大难题,把项目的“进场路”变成周边村镇的“致富路”,有力刺激地方经济自我发展潜能,有效提高森林防火能力。项目建设期间,该事业部积极支持当地乡村振兴、社会公益事业,“大唐红”志愿者积极协助筹备抗疫物资、开展道路执勤,“党团理论宣讲团”以“集中+对点”的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村镇”宣讲,连续两年参与马关县重阳慰问敬老活动,多次组织慰问项目周边村寨困难群众,带动地方200余人就业创业,用绿电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9.jpg

从风机基础浇筑完成,到吊装成功、调试正常,直至并网成功,大唐绿电正纵横驰奔在马关县的山峰之间,大唐“驭风人”将继续扎根边疆,接续书写奋斗与奉献的责任故事。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09: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