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培训是听课件、看视频,现在戴上VR设备,就像‘亲历’高空坠落,吓得手心冒汗!这种体验一辈子忘不了。”在大唐黄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培训中心,检修技术人员高艺璇摘下头盔后感慨道。
这一幕,正是该公司以数字技术赋能安全管理的缩影。近年来,黄岛发电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兴企业、科技兴安要求,以智慧电厂建设为抓手,推动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智防”跃升,安全管理基础不断夯实。
智慧实训:让安全“入脑入心”
“VR技术让抽象的安全规程变成‘亲身经历’的教训!”这是央视经济频道记者在黄岛发电公司采访时,记录下职工“沉浸式”培训的场景。该公司安全培训中心引入AR技术,模拟高空作业、电气火灾、有限空间窒息等20余类风险场景,职工通过虚拟实操掌握应急技能,仅2024年,基地累计培训超1500人次。该公司重要检修、技术改造项目开工前,都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在传统观看安全教育视频、答题后,再使用AR设备实际体验,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安全培训得到实实在在效果。
“过去讲十遍不如现在体验一遍。”该公司安全监察总监邱永刚介绍,VR培训已纳入新员工上岗“必修课”,大学生们在步入企业的第一步,就接受深刻的安全教育,相信这样的“教训”会一直伴随他们的职业生涯。
智能监控:让隐患无处遁形
在黄岛发电公司输煤廊道,一台搭载红外热像仪和气体探测器的智能机器人正沿轨道缓缓移动。“它能及时监测设备温度、粉尘浓度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警,有效减轻特殊区域、复杂环境的人工巡检负担。”该公司检修维护部副主任张晶指着监控大屏介绍。在厂区“天眼”监控中心,450多个固定高清摄像头加上各专业配置的移动摄像头,实时记录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作业情况,确保安全管理的可控在控。
该公司还先后实施了炉侧大范围烟气取样管路自吹扫改造、基于互联网的旋转机械振动四色管控系统、6号机DCS国产化改造等重大技术革新项目,使数据采集更加集中,处理分析能力更加强大,人员投入力量更加精简,推动监控和维护模式由传统意义的“经验驱动”向简单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智慧驱动”转变,及时发现设备的“亚健康”状态,提前着手处理,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国产化升级:DCS系统“自诊断”破难题
黄岛发电公司在完成6号机组国产化改造后,在智慧赋能上继续发力。热控专业成立攻关小组,针对机组一次调频发生大扰动后,系统发现不及时且需要人工分析的问题,自主开发远程测试自诊断功能,在3月底该功能的各模块已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热控专业攻关小组正在探索冬季设备防寒防冻检查新方法,拟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 +”技术,以智能化算法模型预测伴热带的工作状态,及时发出故障预警,从而确保防寒防冻检查及时性,减少人员投入。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席卷而来,黄岛发电公司正以“代码”和“算法”赋能安全管理持续升级,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积极探索提效率、降风险的“科技兴安”新路径,以敢为人先的执着书写传统安全管理转型升级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