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个到肯达里电厂工作的海投员工,王全民来到印尼肯达里已经两年半有余,他见证了电厂收购前后的所有变化。一路走来,大唐员工的奉献精神以及出色的工作业绩令他感到骄傲和感动,同时在一点一滴影响和改变着印尼的员工。在企业治理模式、具体管理行为方面,合力更多,凝聚力也更强,突出反映到生产局面的可喜进步,目前电厂已经由之前非停频发进入到了稳定运营期。 200 多人的电厂,中方管理人员只有 5 人,如果有谁生病或休假,就剩下 2至3人工作。可想而知,每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巨大。项目接管初期,大家还对现场情况和工作流程不熟悉,语言方面沟通障碍也特别多。接管后工作最繁忙的时期,同时也是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虽如此,大家都在冒着感染的风险忘我工作。2022 年 1 月 8 日,中国大唐印尼大唐金光电力有限公司原董事陈宏不幸病逝在印尼的工作岗位上。疫情期间,肯达里电厂三名中方人员的父亲去世,均无法回国送亲人最后一程,那种痛不是亲历者难以体会。技术团队组长王劲松同志父亲去世后为了不影响工作甚至没有告诉领导,白天照常工作,晚上却暗自流泪。正是有着这么一批忘我奉献的大唐人,才使得接管后肯达里的工作越来越顺利。 项目接管初期,肯达里设备故障频发,仅 2020 年非停就发生了 15 次。接管后制定了设备全面治理计划,充分发挥大唐的技术优势,对设备进行了全面治理。2021 年发生非停发生 4 次(其中 3 次为电网故障),2022 年非停发生 2 次(全部为电网原因),2023 年至今实现了零非停。目前机组设备进入了稳定运营期。大唐员工的奉献精神换来印尼同事的极大尊重,大唐的绝对技术优势得到了印尼同事的充分认可。 接管后,大唐中方管理人员一直致力于和印尼同事的沟通融合,从之前的不被理解,甚至有一些小的矛盾冲突,到现在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出色地完成各阶段工作,双方人员明显感到管理融合的内容在不断扩大,管理融合的深度在不断延伸。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工作沟通,不出现由于翻译错误造成的工作失误,所有中方人员均刻苦学习英语,有的人年过半百,早已远离英语几十年,硬是再从头学起,这是他们工作压力之外的百倍付出。目前中方管理人员的语言能力均有了大幅的提升,不少人在不用翻译的前提下,基本能完成日常工作交流,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对于年轻的合资公司,变化虽然很大,但一切也才刚刚起步。坚信在中印尼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印尼大唐金光公司一定会成为大唐海外项目成功收购和文化融合的典范,树立起大唐的海外品牌,促进“一带一路”继续在印尼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