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驻村工作转战光伏项目建设,是如何适应的?”
“刚开始一窍不通,从零开始学习征租地政策和光伏项目建设知识,确实很难。后来我转变思路,积极发挥驻村经历所培养的优势,在征租地和后方保障贡献力量。”
对话中的主人公是滇东新能源事业部红花山光伏项目的专责李鑫,从项目开工到投产的两百多个日夜里,他与光同行,浴光成长。
李鑫,左一
驻村归队,协调征地显神通
驻村是服务村民。李鑫两年的驻村工作经历,让他真正明白了“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和你有多亲。”的道理。他从学习当地方言到为村民办实事、争项目,用自己的真诚、真心、真干打动了村民,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归来是追光少年。两年驻村挂职期满后,李鑫服从组织安排,参与红花山光伏项目的征租地攻坚工作和基建管理工作。6至9月份主要开展租地攻坚工作,在同事眼中,征租地是一项非常头疼的工作。李鑫充分发挥自己驻村经历的优势,提出征地先“征心”。他提前做好工作,牢牢把握征租政策,深入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帮村民干杂活、与村民唠家常,耐心讲政策、答疑问,及时消除群众的抵触情绪,用真心换真情,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当村民因地块权属等问题发生纠纷时,李鑫总是第一时间到现场调解。他一边耐心疏导村民情绪,一边分析利弊,把政策说透、把原则讲清,村民们觉得李鑫讲话接地气、做事讲公平,大家非常信任他。最终李鑫协调处理农户纠纷共计42起,协助完成征租地216户3354亩,既保证了农户的合法利益,也为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高效征租地的背后,是他用脚步丈量项目每一寸土地的坚韧,是一遍遍进村入户、与群众讲政策、交心谈心、唠家常的真诚,是为征租户算收益、权利弊的耐心。
主动加压,后勤管理暖大家
11月份以来,以保项目全投为工作重心,项目建设非常紧张。李鑫每天深入光伏区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和管理,对照标准严格验收。在现场施工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李鑫主动协助施工人员测量逆变器组串开路电压,完成41个方阵587台逆变器的组串开路电压测试工作。
李鑫,左一
现场建设紧锣密鼓,后勤管理不容忽视。李鑫主动肩负项目部的后勤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好食堂、住宿等方面的问题。李鑫每天项目现场、生活区两头跑,他坚持巡查生活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个灯泡、一个水龙头这些琐碎的“小事”,在李鑫眼中都是“大事”。当同事们劝他:“鑫哥,每天跑项目现场已经这么累了,这些小事情不用那么在意。”他却回复:“细节决定成败,兄弟们不容易,只有把后勤工作做细做好,大家才能更好地休息,才有足够的动力服务项目建设。”
正是李鑫细致贴心、干就干好的服务态度,让同事们在建设现场有干劲,回到生活区有家一般的温暖。
严谨细心,档案规范争“四优”
“项目档案是项目建设的最后一步,档案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综合评价,涉及档案的工作我是一点也不敢马虎。”李鑫如是说。
项目建设期间,李鑫认真开展项目部工程建设日报、周报、月报等相关报表的报送工作。他每天及时与总承包单位人员沟通,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及时上报项目每日及每周的工程信息和存在的问题,确保档案的各项数据准确无误。
李鑫,右一
档案检查期间,李鑫提前掌握档案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总承包单位的相关档案资料进行检查时,李鑫绝不“手软”,严格对照标准,细心检查,发现问题就让总承包单位立即整改。时间一长,总承包单位负责档案的员工都清楚李鑫的“脾气”,平时整理档案时也更加细心规范。正是李鑫严谨细心的作风,保证了项目档案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为项目的档案验收和综合评优打下坚实基础。
点点微光,聚而成炬。随着红花山光伏项目的并网发电,原来光秃秃的山坡上出现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耀眼的不仅是荒山变“金山”的工程美景,更是李鑫这群追光少年的担当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