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江水电公司:回望2022,我们这一年
来源:李仙江水电公司
作者:李轩
日期:2023-02-03

2022年,李仙江水电公司以迎接和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按照集团公司“1244”发展战略和云南公司“136”工作思路部署要求,强党建、保安全、抓经营、增效益、促改革、谋发展,聚焦“三提两降一治”提质增效攻坚,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打赢扭亏脱困攻坚战。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14%;发电量同比增长36.67%。获取新能源备案15万千瓦,开工5万千瓦,首批光伏矩阵于如期投运。

检修照片 (1)_副本.jpg

这一年,我们圆满完成保供增效任务

公司统筹保供与增效,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迎峰度夏等重大保供任务;深化提质增效,逐季开展劳动竞赛,经营局面逐步向好,历史性的实现经营利润“出零米”目标。

检修照片 (3)_副本.jpg

坚持资产运营和资本运作并举,实施李仙江公司吸收合并勐野江公司并同步内债转股工作,成为集团公司系统首家实施债转股后当年即实现盈利的基层企业,圆满完成集团处僵治困目标,并得到人民网作为国企改革典范深度报道和集团及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同,公司彻底摆脱连续多年亏损的被动局面,焕发出勃勃生机。

不断深化提质增效,通过加强市场营销和优化流域梯级调度,结合李仙江流域检修和枯汛转换及电价策略,积极争取高价电量,全年累计交易电价实现“量价齐升”目标。持续加大财务费用压降力度,累计压降4%以上存量贷款。

不断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争取各类奖励、补贴、强化保险理赔;通过转让偏差电量和争取超发承接送海南电量等措施高价结算增加收入。

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压减劳务派遣用工人员达56%,压减长期外委外包队伍1支。

这一年,我们不断夯实本质安全建设

公司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发展,围绕安全生产三年“创一流”行动计划,狠抓“四个落实”,全面加强“四个体系”建设,强化生产对标管理、技术管理和设备治理,本质安全水平有效提升,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向好。

检修照片 (2)_副本.jpg

不断强化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持续推进“双防”机制建设和本质安全工程建设,深化“五个突出整治”,狠抓重点工作落实和问题整改闭环,完成各类问题整改866项,整改完成率达93%。

持续加大设备改造治理力度,常态化推进自主检修和技术改造,完成7个电厂18台机组检修,自主实现戈兰滩B级检修,圆满完成土卡河、石门坎A级检修,大大提升机组和设备可靠性,机组非停同比降低63.64%,缺陷数量、异常事件大幅减少,戈兰滩、勐野江等电厂实现全年无非停。

深化水电运行分析和对标管理,充分发挥集控作用,推进并实现流域七级电站“无人值班”。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实施李仙江流域联合优化调度, 全年实现“零弃水”。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进高新企业创建工作,委托科研单位协同开展的流域水文调度研究,依托检修技改和工程实施开展的科技项目逐步取得成效,年内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7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审核中,2篇科技论文在一定影响力杂志上刊登,土卡河电厂QC小组成果获得省级创新补助5万元,首次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完成3.74%,同比上升1.84个百分点。

这一年,我们扎实推进新能源发展

公司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攻坚克难突破政策瓶颈,解决建设难题,顶住了政策影响、送出线路受限、光伏组件涨价等问题的巨大压力,按照云南公司建设“大会战”要求,成立专班、专项工作组,基本完成营盘山5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首批光伏矩阵于年底前投运,并具备全容量投产条件。

营盘山启动会_副本.jpg

始终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全员发展”,抢抓发展机遇,落实新能源增量增效,在云南省“新能源+”项目资源争夺战中,共获取并完成江城祭龙等三个项目15万千瓦新能源资源备案,并成立了江城新能源有限公司。

这一年,我们稳步实施国企改革

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制定“三个清单”及相应工作规则,加强董事会建设,完成经理层依法行权制度建设,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和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作用体系得到充分发挥。

新职工学习 苏艳芳 摄 (3)_副本.jpg

不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用工市场化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初步实现员工绩效与工作实效硬挂钩,浮动工资占比达到78%。推行全员竞争上岗,打破传统“大锅饭”理念,进一步深化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行“两个合同”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完成公司一般管理人员竞争上岗,调整生产岗位139人次,管理岗位35人次。

稳步推进生产管理模式转变,做实电厂,深化厂长负责制和检修技改项目经理制,不断完善流域检修管理模式,探索流域点检定修逐步实现设备状态检修,首次自主实现B级检修。深入推进班组标准化建设,完成8个电厂22个班组创建和人员上岗工作。

不断强化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职工专业素养,年内开展培训130余次,完成122名职工专业技术资格评定, 特种作业取证31人次,选派28人次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刘添雲、申开航获得云南省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水轮机检修专业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

这一年,我们持续化解重大风险

牢固树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发展”的理念,前置风险防控关口,进一步强化依法治企,风险防控不断收紧,攻坚克难加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整改。持续加大审计遗留问题整改,积极推进公司2022年度重大风险整改,完成20项审计问题整改,3项集团重大风险销号。积极协调处理有争议的民企结算工作,完成资料齐全的102家民企付款结算手续办理和勐野江基建“计财差”费用下达和入账工作。

不断加强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不断优化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体系,持续规范对经济合同(招标文件)、重要决策和规章制度的法律审核工作,取得了合同、制度、重大决策法律审核“三率”100%。成功实现全年安全度汛目标,勐野江泄洪设施改建主汛期安全度汛目标如期实现,积极应对绿春“9·16”特殊天气对戈兰滩、土卡河电站及库区影响及时化解了风险。

持续抓好党委中心组带头学法,使法治思维融入企业管理,不断加强合规管理,建立健全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制度与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公司全年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这一年,我们不断深化党建引领

加大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要领导深入基层生产一线开展专题宣讲,组织开展10期职工夜校进行专题辅导,深入挖掘公司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举措、生动实践和改革创效成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电站、进班组,迅速掀起学习宣贯热潮。我们认真落实 “两年强基、三年提升”各项任务,组织开展党建培训、党支部书记轮训和党员全员调考等工作,持续推进党委规范化、支部标准化,“两化”达标率达100%。

集体合照 (1)_副本.jpg

高度重视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建立并推进6个“党建引领+”专题项目并取得实效,公司荣获集团公司2022年“先进基层单位”,“党建引领+提质增效(债转股)”项目获评集团公司优秀攻关项目,党委荣获云南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大力倡导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的引领示范作用,裴杰荣获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朱春玲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深入开展“砥砺奋进二十载,二次创业再出发”主题宣传活动,系统回顾了公司组建二十年以来的不平凡之路,制作《扬帆远航》纪录片,开展专题征文、摄影、绘画等征集,讲好“大唐20年”的好故事和好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充分增强“二次创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八妇女节活动_副本.jpg

深入推进幸福大唐落地生根,民生工程“六最”项目建设稳步实施,成功开展“大唐启明星”课堂、“大国顶梁柱 奋进新征程”企业开放日、“青春杯”安全生产竞赛等活动,千方百计推进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持续增强。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坚持不懈治“四风”树新风,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开展“靠企吃企”问题整治“回头看”专项整治,集中排查整改“躺平”“看客”“蛮干”三种心态。

奋斗成就梦想,实干创造未来。2022年,李仙江历史性地实现了经营利润“出零米”目标,全年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成绩来之不易,是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集团公司、云南公司决策部署工作要求,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地得来的珍贵成果。成绩来之不易,是公司强化战略主动,坚持抢前抓早、统筹谋划、强化协调、系统施策得来的珍贵成果。成绩来之不易,更是广大干部职工克服巨大困难,主动作为、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得来的珍贵成果。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09: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