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新能源事业部:锦屏西风电项目首批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来源:滇东新能源事业部
作者:丁尚珊 资道勇 字跃良
日期:2023-07-01

3副本.jpg

6月30日22时整,滇东新能源事业部锦屏西风电项目首批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伴随着“民族风情示范风机”的悠悠转动,标志着滇东新能源事业部距离建成“高原山地百万千瓦级新能源示范基地”目标更进一步,为云南省打造“绿色能源强省”、文山州打造绿色能源基地再添新“风”景。

据悉,大唐云南滇东新能源事业部锦屏西风电项目是云南省2021年“8+3”和“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之一,被云南省能源及发改等部门列入云南省重点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工程,是目前全国在建的规模最大的高原山地风电项目。该项目位于云南省丘北县锦屏镇以西的蜜蜂山和大龙山之间,平均海拔2210m,总机位数177个,装机总容量为88万千瓦,配套新建220kV升压站、改扩建220kV升压站各一座。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输送2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61.41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166.3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319.94吨、烟尘26吨、灰渣38万吨。 

寻风,红土地上奏响大风之歌

“双碳”战略目标为大唐在文山经济发展板块描绘了坐标。在云南省明确“绿色能源牌”的目标下,2021年6月24日,滇东新能源事业部锦屏西风电项目获得核准,该项目作为集团公司装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的山地风电项目,云南省规划的最大风电项目,被云南省总工会、发展改革委员会授予云南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工人先锋号”旗帜,并将该项目列为云南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仅有的能源类参赛项目。

锦屏西风电项目集高原、高海拔于一身,地形极其险峻,气候极其恶劣。该项目既有效利用了当地的风能资源,提高了区域供电能力,可有效缓解文山州乃至云南省缺电紧张局面,加快文山州工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步伐,同时又对减少大气污染发挥了积极作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将为当地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惠及文山州百万居民,有力驱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驾马车”,为企业提质增效和促进地方经济插上了绿色发展的翅膀,为大唐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建成“高原山地百万千瓦级新能源示范基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云南省打造“绿色能源强省”、文山州打造绿色能源基地再添新“风”景,为集团公司建设“中国最好、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贡献云南力量。 

1副本.jpg

逆风,前赴后继扛起前期尖兵担当

滇东地属高海拔丘陵地带,沟壑颇多。锦屏西风电场工程项目共177台风机、场内外道路300多公里,项目涉及丘北县6个乡镇,复杂的地势、高要求的林土地政策、嶙峋的“岩峰”、征租地工作面广、专题办理工作难度高、施工难度大,都是必须攻克的“硬杠杠”。

在微观选址的日常里,“撵山人”网格式分区梳理风能资源。对于这群“捕风者”来说,每一天的“超长待机”已成为家常便饭。为找到最佳机位,政府职能部门、办公室、大山是他们的“三点一线”,项目资料、安全措施、施工细节是随用随到的“全能王”,在齐腰深的灌木丛中砍枝劈路艰难前行,在泥泞的山径中缓慢跋涉,披星出发、踏月而归,吃透政策、蹲点守候,顶骄阳、战酷暑、冒风雪、斗严寒。他们用高质量发展的信念支撑,在贫瘠的红土地上用脚步丈量绿色发展的路径,在云南省“8+3”“615”中接续吹响“开启新能源发展新征程”冲锋号。

在全员谋发展、齐攻坚的信念下,该事业部针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配备专人盯跑,持续推动项目纳规、立项,积极跟进国土“三调”数据情况,不断优化项目选址,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头拱地、两腿泥”努力突破项目瓶颈,“三线合一”做好开工建设,“老带新”搭建人才梯队、探索新兴领域,在前期发展“捕风尖兵”团队作战中演绎坚守和传承。 

捕风,破浪前行风帆正劲

项目开工以来,面对供货紧张、作业现场复杂、大件运输困难等多方桎梏,该事业部始终坚持以依法合规为前提,紧盯投产目标,2支“背包工作队”、22名“80后”项目攻坚党员干部、技术专家驻场攻坚、靠前指挥,克服高寒、大风、大雾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疫情的层层封锁,克服道路崎岖、地形复杂、极端天气等重重困难,锦屏西风电项目按照“安全第一、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重点,确保全投、能干尽干、能快尽快”工作总基调,以“两不超三个零”为导向,合理利用吊装窗口期,坚持强化安全文明生产管控措施落实,狠抓质量管理、工期进度等关键环节、重要节点控制;有效沟通协调参建单位,优化施工方案,优化技术措施,克服大风天气、机位征地困难等导致的工期严重受阻、风险防控因素增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咬定各项防控措施“钢性”落实、“硬核”落地,完成了首批机组从基础的开挖与浇筑,成功到并网发电。

量化工程建设执行力,项目部内设运输、升压站、道路、吊装、集电线路五个施工管理组,细分工作任务、量化管理目标;督促工程总包单位优化现场管理体系、完善专项施工方案、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梳理项目推进难点问题,督促锦屏西风电项目各参建单位定立、执行“确保行优、争创国优”创优计划;每日分班轮岗紧盯现场,对砼拌制、发车、浇筑、振捣、收面等关键工序复杂环节予以监督指导;依法合规、高效落实要件审批,持续强化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检测等现场质量管理,全力推进甲供物资招标采购和运输供应保障工作;将“四个管住”嵌入智能基建工程现场安全管控工作全流程,安全基建总体稳定受控。

激活多方协同主动性,组建专班专人专项一抓到底破解内外部工程制约因素,灵活召开专题会对物资供应、吊装技术措施、安全风险管控、应急预案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倒排工期,统筹安排分流变道、场内运输道路、集电线路等交叉作业,确保各工序高效衔接、稳定有序;提前落实新投项目市场交易相关手续的办理,积极推进排产计划及物资保障;持续跟进各项目部风机吊装、大件运输、高处作业、基坑施工、施工用电、边坡施工等高风险作业管控监督,完整实现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依法合规一体融合、同向同步。

耕耘收获终有时。历时四个月,锦屏西二期累计完成风机浇筑92台、吊装15台,舍得升压站已具备带电条件。

2副本.jpg

御风,“党建+”点亮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该事业部坚持在大战大考中展现央企担当、激活党建工作“锦囊”,全方位整合“党建引领+项目发展”林地及土地前期审批手续、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程建设设备物资保供、工程项目资金保障攻坚资源,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项目推进共同体,创新制定“党建引领+重点项目”推进方案,“工程建设突击队”全员主动请缨出战,在关键重要环节破题攻关,实现“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项目”良性循环,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项目建设工地上。

针对现场青年职工占比多的实际,该事业部在项目建设厉兵秣马关键时期突出抓好、一盯到底落实项目建设人才素质强化工程,创新开展“工程建设每月一星”典型宣传、“工程建设党员突击队”授旗、“清风滇东”系列活动,依托数字档案室建设强化档案规范化管理,屡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及大唐集团公司、地方政府等多项省部级荣誉。

创业先锋不惧前方风浪。在突击队示范引领下,锦屏西一期风电项目单日完成单台风机基础全部浇筑,为工程安全、高效的完成后续建设目标铺垫了基础,借“党建引领+”集体之力造就发展之“势”。

乘风,高原绿电带来发展希望

在院坝和田间地头以及教室里宣讲政策,在帮助老乡绿美乡村、改造电路、教育帮扶里扶困扶智。该事业部“三专”探索把“森林防火通道”建成,借用成风机进场路,最终变成百姓通行的“致富路”,在解决弯多路窄、大部件运输道路限制困难时,依法合规完成97.837km道路扩改建,为周边腻脚乡等三个乡镇的广大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在路上633天,他们从进村时大家口中的“那些大唐人”变成了如今的“邻里人”。

“这不仅仅是保障森林防火安全的通车路,也是大唐公司的风机进场路,更是我们乡里乡亲的致富路。”路通了,可以用反铲等机械设备整理高质量农田、可以拉水、种万寿菊、种三七,对于周边乡镇的群众来说,风机来了,也就有了致富的希望,“硬核”提升了村民幸福感。

大唐在文山的发展故事中,该事业部坚持在大战大考中展现央企担当,力促地方政府部门业务、党建活动与事业部重点工程项目深度融合开展活动20余场,阿落白小学、山心小学240名建卡户学生,回到了明亮的课堂,收到了新的学习用具;认捐丘北县腻脚乡鲁底小学“希望澡堂”公益项目,为鲁底小学263名寄宿学生解决了“洗澡难”难题,让纯真的笑容更加明媚;“抗洪救灾青年突击队”奋战在丘北县清水河下游受灾区域,用满是水泡的双手支持抢险救灾一线、助力灾后重建,为灾区群众打通“生命线”,捐献救灾活动板房。干部驻村、党建强基、民生关怀、解决就业、控辍保学,该事业部主动在乡村振兴巩固提升中助力大唐在滇的企业形象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历年屡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首台风机基础浇筑、首台风机吊装完成、首批风机一次并网成功……时间见证了大唐“驭风人”不畏艰辛、务实奉献的精神,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将继续向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管理、智慧化运维的“高原山地百万千瓦级新能源示范基地”目标再进军,全面打造“精品、示范、平安、廉洁”的四优工程,带动、服务一方百姓的贴心工程,以务期必成的必胜姿态为云南公司“工程建设年”完成年度投产目标任务做出滇东贡献!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09:43:27